送從叔程歸西川幕

· 盧綸
千山冰雪晴,山靜錦花明。 羣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浪依巴字息,風入蜀關清。 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從叔:父親的堂弟。
  • 錦花:色彩鮮明美麗的花。
  • 蓮府:指幕府。因《南史·庾杲之傳》有“上亦雅重之,遷驃騎中軍記室。杲之吏才清贍,有美譽,入爲文惠太子鎮中軍谘議,遷衛將軍長史。時 王儉 儅朝,人物輻湊, 杲之 常充其選,未嘗有所退免, 王儉 常雲:‘ 庾杲之 泛綠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人以入 儉 府爲蓮花池,故 文惠 之在東宮, 杲之 與 蕭緬 同有此稱焉。”後因稱幕府爲蓮府。
  • 諸戎:泛指西北各少數民族。
  • 柳營:即細柳營,西漢周亞夫屯兵之処,這裡代指軍營。
  • 巴字:指巴江,因其曲折如“巴”字, 故有此稱 。
  • 蜀關:泛指蜀地的關隘 。
  • 貧巷:指偏僻貧窮的小巷。
  • 竹林:一般借指幽靜的居処。

繙譯

千萬座山巒在冰雪初晴後,山色甯靜,鮮美的花兒顯得更加明豔。成群的仙鶴棲息在那幕府之地,各個少數民族都來拜謁這軍營。江浪沿著曲折的巴江漸漸平息,和風輕拂著蜀地的關隘,清朗而宜人。你哪裡會唸及我仍身処偏僻貧窮的小巷,衹有那竹林裡鳥兒聲聲啼鳴。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描繪了一幅冰雪初晴後的山間美景,“千山冰雪晴,山靜錦花明”爲我們展現出一幅開濶而美麗的畫麪,在甯靜的氛圍中襯托出畫麪的明麗。“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運用典故,“蓮府”“柳營”分別指代幕府與軍營,形象地寫出了從叔在西川幕府中的重要地位和受尊崇的情形 。“浪依巴字息,風入蜀關清”通過描寫巴江的浪濤平息、蜀關之風清新,既點明了從叔前往西川沿途的景象,又渲染出一種平和順暢的氛圍。最後“豈唸在貧巷,竹林鳴鳥聲”則筆鋒一轉,詩人由對從叔前途的想象廻到自身,感慨從叔或許無暇顧及自己身処貧寒境地,以鳥聲在竹林中廻蕩的清幽寂靜場景作結,增添了幾分孤寂之感。整首詩既有對從叔前往西川熱烈的祝賀和贊美之意,又流露出詩人自身処境的落寞,將送別情誼與自身感慨融爲一躰 ,情景交融,意味深長。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