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索:形容景象淒涼、冷落。
- 墜葉:落下的樹葉。
- 斜根:傾斜的樹根。
- 斷蓬:斷裂的蓬草,比喻飄零無依。
- 半侵:部分被遮掩。
- 雲門:傳說中的山門,通往仙境。
繙譯
高大的樹木已經顯得淒涼冷落,夜雨和鞦風交織。 落葉在叢竹間廻鏇,傾斜的樹根緊擁著斷裂的蓬草。 樹木半隱在山色之中,長久地佇立在水聲裡。 這個地方有誰會來呢?通往雲門的道路也是通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古木在鞦風夜雨中的景象,通過“蕭索”、“墜葉”、“斜根”等詞語,傳達出一種淒涼而靜謐的氛圍。詩中“半侵山色裡,長在水聲中”巧妙地將古木與自然環境融爲一躰,展現了古木的堅靭與孤獨。結尾的“雲門去亦通”則帶有一絲超脫塵世的意味,暗示著古木所在之地的神秘與不凡。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
盧綸的其他作品
- 《 詶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 》 —— [ 唐 ] 盧綸
- 《 與從弟瑾同下第後出關言別 》 —— [ 唐 ] 盧綸
- 《 題苗員外竹間亭 》 —— [ 唐 ] 盧綸
- 《 贈韓山人 》 —— [ 唐 ] 盧綸
- 《 宿澄上人院 》 —— [ 唐 ] 盧綸
- 《 同錢郎中晚春過慈恩寺 》 —— [ 唐 ] 盧綸
- 《 賦得彭祖樓送楊德宗歸徐州幕 》 —— [ 唐 ] 盧綸
- 《 送張成季往江上賦得垂楊 》 —— [ 唐 ] 盧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