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從弟瑾同下第後出關言別

· 盧綸
出關愁暮一沾裳,滿野蓬生古戰場。 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下第:科舉考試未中。
  • :指函谷關,古代中原與西北地區的重要關隘。
  • 沾裳:淚水沾溼了衣裳。
  • 蓬生:蓬草叢生。
  • 孤村:孤寂的村落。
  • 殘雨:即將停歇的雨。
  • 遠寺:遠處的寺廟。

翻譯

我們一同落榜後,離開函谷關時,我感到憂愁,淚水不禁沾溼了衣裳。四周是古老的戰場,滿眼都是叢生的蓬草。孤寂的村落裏,樹木在即將停歇的雨中顯得昏暗,遠處寺廟的鐘聲伴隨着夕陽的餘暉傳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盧綸與堂弟盧瑾一同落榜後,離開函谷關時的淒涼景象。詩中,「出關愁暮一沾裳」直接表達了詩人因落榜而感到的悲傷和失落,淚水沾溼了衣裳。接着,詩人通過「滿野蓬生古戰場」描繪了關外的荒涼景象,增強了詩中的悲涼氛圍。後兩句「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則通過孤村、殘雨、遠寺和夕陽等元素,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落榜後的深切感受和對未來的迷茫。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