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鄔戴關中旅寓
文士皆求遇,今人誰至公。
靈臺一寄宿,楊柳再春風。
更惜忘形友,頻年失志同。
羽毛齊燕雀,心事阻鴛鴻。
留滯慚歸養,飛鳴恨觸籠。
橘懷鄉夢裏,書去客愁中。
殘雪迷歸雁,韶光棄斷蓬。
吞悲問唐舉,何路出屯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臺:指心靈。
- 忘形友:指不拘形跡的朋友。
- 頻年:連年。
- 羽毛齊燕雀:比喻身份低微。
- 心事阻鴛鴻:比喻心事重重,難以實現。
- 留滯:停留不前。
- 歸養:回家奉養父母。
- 飛鳴恨觸籠:比喻想要有所作爲卻受到限制。
- 橘懷:指思鄉之情。
- 韶光:美好的時光。
- 斷蓬:比喻離散無定。
- 吞悲:含悲。
- 唐舉:指唐代的科舉。
- 屯蒙:《易經》中的卦名,意指困頓、不順。
翻譯
文士們都渴望得到賞識,但如今有誰能夠公正地評價他們呢?心靈在一處短暫停留,楊柳又迎來了春風。更加珍惜那些不拘形跡的朋友,連年失意,我們有着相同的遭遇。我們的身份如同燕雀一般低微,心事重重,難以實現,如同被阻隔的鴛鴻。停留在此,我感到慚愧,因爲無法回家奉養父母;想要有所作爲,卻受到限制,感到遺憾。在思鄉的夢中,我懷抱着家鄉的橘子;書信傳遞着我的客愁。殘雪中迷失了歸雁,美好的時光拋棄了離散無定的人。我含悲詢問,通過唐代的科舉,我能否找到一條擺脫困頓的道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文士對遭遇不公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靈臺」、「楊柳」、「燕雀」、「鴛鴻」等,來描繪內心的感受和境遇。通過對「留滯」、「飛鳴恨觸籠」等詞句的運用,深刻表達了想要有所作爲卻受到限制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錢起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真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