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 錢起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閒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童掃羅徑,昨與故人期。
拼音

所属合集

#唐詩三百首

譯文

山泉溝壑繞着我的茅舍,雲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 新雨過後青竹更是蒼翠,夕陽暉中山色增添秀美。 悠閒的白鷺早早就棲息,秋日的花朵遲遲不凋謝。 家僮清掃着松蘿的小徑,早與故人相約盼他到來。

注釋

谷口:古地名,指陝西藍田輞川穀口,錢起在藍田的別業所在。 補闕:官名,職責是向皇帝進行規諫,有左右之分。 泉壑:這裏指山水。 茅茨(cí):原指用茅草蓋的屋頂,此指茅屋。 憐:可愛。 新雨:剛下過的雨。 山:即谷口。 遲:晚。 家僮::即家童,舊時對私家奴僕的統稱。 昨:先前。

這是邀約的一首詩,約楊補闕前來書齋敘談。詩中着力描繪作者自己書齋附近的自然環境,分層次地寫出了書齋雖是茅屋草舍,但依壑傍泉,四周景色幽雅秀麗,意在表達對楊補闕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來訪。全詩內涵豐富,耐人尋味。

賞析

從詩題中不難看出這是一首邀請朋友赴約的詩歌,詩人着力刻畫他的書齋的清幽雅緻,意在表達對楊補闕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來訪,而這些主要是通過對書齋周圍景物的準確、細膩的描繪來實現的。 首聯中「茅茨」爲「茅屋」之意,在這裏指的是詩人簡樸的書齋。「薜帷」指「薜荔的牆帷」。應理解爲牆上長滿了薜荔,顯示了居所的自然狀態。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帶」字,應爲動詞「像帶子一樣環繞」,與第二句中的「生」相對應,能充分的引發讀者的想象:山泉溝壑縈繞着詩人的小屋,浮雲彩霞似從小院中升騰而起。此聯爲全詩的起筆,遠觀書齋,山環水繞,雲蒸霞蔚,如賞人間仙境。 頷聯與頸聯寫書齋周圍的景物,「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是此詩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爲倒裝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憐愛,而後又以「新雨後」「夕陽時」修飾,指出它們令人憐愛的原因是雨後新綠、夕陽渲染,如此遣詞造句,不僅讓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讓它們具有了極強的色彩感,使讀者很有質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壯麗。 「閒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寫了這裏的鳥與花。白鷺早早的休息,只因一個「閒」字,充分說明了這裏的幽靜:鳥兒少有人打擾,便可過着悠閒舒適的生活。秋花遲遲不肯落下,只能說明這裏的環境適宜它們生長,便可久駐枝頭。寫鳥、花意在突出書齋環境的清幽雅緻、清新宜居。 尾聯寫詩人早已讓家人把那綴滿綠蘿的小徑打掃乾淨,原因是昨天與楊補闕的約定。一如「花徑緣客掃,蓬門爲君開」之妙。詩人在上文極力地推崇書齋的環境,意在引出這個約定,希望朋友能如約而至。 此詩用字精準,形式工整,手法獨到,寫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後人品讀。
錢起

錢起

錢起,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進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曆中爲翰林學士。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傑出者。又與郎士元齊名,當時稱爲“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