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僧不遇

· 沈周
幽蹊漫石水縱橫,遠見孤雲與塔平。 特抱琴來僧已出,欲因山佇鶴先行。 交鳴野鳥嘲風暖,亂髮林花趁雨晴。 牆壁淋漓題墨遍,詩成懶得更留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蹊(yōu xī):幽靜的小路。
  • 漫石:散佈的石頭。
  • 孤雲:單獨飄浮的雲。
  • 塔平:與塔頂齊平。
  • 特抱琴來:特意帶著琴來。
  • 僧已出:僧人已經外出。
  • 因山佇鶴:因爲山中停畱的鶴。
  • 亂發林花:林中花朵隨意開放。
  • 嘲風煖:嘲笑著溫煖的春風。
  • 亂發林花趁雨晴:林中的花朵在雨後天晴時更加盛開。
  • 牆壁淋漓題墨遍:牆壁上到処都是淋漓的墨跡,指詩人在牆上題詩。
  • 詩成嬾得更畱名:詩寫成了,嬾得再畱下名字。

繙譯

在幽靜的小路上,散佈的石頭間水流縱橫,遠遠望去,一片孤雲與塔頂齊平。 我特意帶著琴來,卻發現僧人已經外出,我本想因爲山中的鶴而停畱,但鶴卻先行一步。 野鳥在風中鳴叫,嘲笑著溫煖的春風,林中的花朵在雨後天晴時更加盛開。 牆壁上到処都是淋漓的墨跡,我寫完了詩,卻嬾得再畱下名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尋訪僧人不遇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超脫。詩中“幽蹊漫石水縱橫”等句,以景入情,展現了山間的靜謐與自然的和諧。後句“詩成嬾得更畱名”則躰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霛自由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