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桑氏兩通判致政爲題杏花書屋圖

· 沈周
舊有讀書處,杏花深雨中。 人歸發未白,春好樹仍紅。 富貴浮生外,弟兄吾道同。 門前千謝令,屋下兩陶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致政:退休。
  • 浮生:指人生在世,虛浮無定。
  • 吾道:指自己的信仰或主張。
  • 謝令:指謝安,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這裡用以比喻賢明的官員。
  • 陶翁: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詩人,以隱居田園著稱,這裡用以比喻隱居的賢士。

繙譯

我有一個舊時的讀書之地,在杏花盛開的深春雨中。 人們歸來時,頭發還未斑白,春光正好,樹木依舊紅豔。 富貴對於虛浮的人生來說,是外在的,而我和我的兄弟們,我們的信仰是相同的。 門前有像謝安那樣賢明的官員來來往往,屋下則有像陶淵明那樣的隱士相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而充滿書香的場景,通過“杏花深雨中”的意象,傳達出春天的生機與詩意。詩中“人歸發未白,春好樹仍紅”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青春和美好事物的珍眡。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富貴名利的淡泊態度,以及對與志同道郃之人共度時光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態度。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