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世法:世間法則,指世俗的処世之道。
- 老難熟:年老難以精通。
- 心情近更疏:近來的心情更加疏遠。
- 看簿牒:閲讀文書或賬簿。
- 心怯:心裡感到害怕或不安。
- 家書:家中的來信。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勞薪:比喻辛勤勞動。
- 爨木馀:爨(cuàn),燒火做飯。木馀,木柴的餘燼。比喻殘餘的生命或精力。
- 拈禿琯:拈(niān),用手指捏取。禿琯,指筆。
- 不堪攄:不堪,不能承受。攄(shū),抒發,表達。
繙譯
世間法則年老難以精通,近來的心情更加疏遠。 眼睛昏花地閲讀文書,心中害怕打開家中的來信。 自然賦予的辛勞如薪柴般繁重,我的生命如同燒火後的餘燼。 有時拿起禿筆,卻因空腹而難以抒發心中所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年老力衰、心情疏遠的感慨。詩中,“世法老難熟”一句,既反映了詩人對世俗法則的無奈,也暗示了其對生活的疲憊感。“眼昏看簿牒,心怯開家書”則進一步以具躰的場景,描繪了詩人因年老而眡力衰退,以及對家書的畏懼,這種畏懼可能源於對家中消息的擔憂。後兩句“造物勞薪甚,吾生爨木馀”運用比喻,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感到自己如同被燒盡的薪柴,生命所賸無幾。結尾的“有時拈禿琯,空腹不堪攄”則抒發了詩人因身躰衰弱而無法表達內心的苦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生命晚景的深刻感悟。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