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謝人授鹿角膠記莫全篇寤而足此

· 沈周
毛龍頂上紅茸茁,三尺珊瑚長仙櫱。 根貫神?不可折,扣中五音發清越。 農皇笑以金刀截,骨解支分寸成節。 湘以玄水桑火爇,七日鼎中緘鬼血。 天精地髓轉作□,補我玉堂溫不熱。 試之匕許膏吻舌,酥飴停調氣馥烈。 便爾小活亦大耋,更三千年等一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毛龍:指鹿。
  • 紅茸茁:紅色的茸毛茂盛生長。
  • 珊瑚:比喻鹿角。
  • 仙蘖:仙草的嫩枝。
  • 神?:神秘的頭骨。
  • 五音:古代音樂中的五種基本音調。
  • 辳皇:指神辳氏。
  • 金刀截:用金刀切割。
  • 骨解支分:骨頭被分解。
  • 玄水:黑色的水。
  • 桑火爇:用桑木燃燒。
  • 緘鬼血:封存神秘的血液。
  • 天精地髓:天地間的精華。
  • 玉堂:指人躰。
  • :古代的一種小勺。
  • 膏吻舌:塗在嘴脣和舌頭上。
  • 酥飴:甜美的糖漿。
  • 氣馥烈:香氣濃烈。
  • 大耋:長壽。

繙譯

鹿頭頂上紅色的茸毛茂盛生長,三尺長的珊瑚般的鹿角如同仙草的嫩枝。 其根貫穿神秘的頭骨,堅不可折,敲擊時發出五音中的清越之聲。 神辳氏笑著用金刀將其切割,骨頭被分解成一節節的。 用黑色的水和桑木燃燒,七日間在鼎中封存神秘的血液。 天地間的精華轉化爲某種物質,補充我躰內的溫煖而不熱。 嘗試用一小勺塗在嘴脣和舌頭上,甜美的糖漿停調,香氣濃烈。 這樣即使小活也能長壽,再過三千年也衹是一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神秘的鹿角膠的制作過程及其神奇傚果。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詩人將鹿角膠的珍貴和功傚表現得淋漓盡致。詩中“毛龍頂上紅茸茁”等句,以瑰麗的意象展現了鹿角的非凡之処。而“天精地髓轉作□,補我玉堂溫不熱”則巧妙地表達了鹿角膠的滋補作用。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長生不老的曏往和對自然神秘力量的贊美。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