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性甫飲用韻

· 沈周
喜君飲酒量不慳,百壺五斗曾無艱。 鬢毛苦短日月老,人生自忙天地閒。 紅花的皪雨腳後,白鷗浩蕩江光間。 明朝又擬常熟去,典盡春衫方始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慳:不吝嗇,指飲酒量大。
  • 五斗:古代量酒的單位,這裏指飲酒量很大。
  • 鬢毛:鬢角的頭髮。
  • 的皪:明亮、鮮明的樣子。
  • 浩蕩:形容水勢廣闊無邊。

翻譯

我欣賞你飲酒的豪量,百壺五斗對你來說輕而易舉。 歲月流逝,你的鬢髮已顯短促,人生匆匆,我們在天地間忙碌。 雨後的紅花顯得分外鮮明,白鷗在廣闊的江面上自由飛翔。 明天你又要前往常熟,典當完春衫纔會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友人飲酒的豪邁和生活的忙碌,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生活狀態的觀察和感慨。詩中「百壺五斗」形象地描繪了友人的酒量,而「鬢毛苦短日月老」則流露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紅花的皪雨腳後」和「白鷗浩蕩江光間」,增添了詩意的美感,同時也暗示了生活的奔波與自然的寧靜之間的對比。最後一句「明朝又擬常熟去,典盡春衫方始還」則透露出友人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