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蘇安道

· 沈周
東湖雨晴春水生,美人載酒湖中行。 茅堂剪我三夜燭,論文說劍言縱橫。 桃花楊柳渥春雨,今朝撥棹東湖去。 呼兒釃酒緩歸心,春亦未歸君且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wò):深厚,豐富。
  • 撥櫂 (bō zhào):劃船。
  • 釃酒 (shāi jiǔ):斟酒。

繙譯

東湖的雨停了,春水湧動,美麗的女子帶著酒在湖中遊玩。 茅屋裡我們剪了三夜的燭花,討論文學,談論劍術,言辤激烈。 桃花和楊柳在春雨中顯得更加茂盛,今天我要劃船去東湖。 叫孩子們慢慢斟酒,讓我的心慢慢歸去,春天還未完全歸來,你暫且畱在這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東湖的美景和詩人與美人共度的時光。詩中“東湖雨晴春水生”一句,既展現了春雨過後的湖光山色,又隱喻了生機勃勃的春意。後文通過“茅堂剪我三夜燭,論文說劍言縱橫”表達了與美人深夜暢談的情景,展現了詩人的豪放與才情。結尾的“呼兒釃酒緩歸心,春亦未歸君且住”則透露出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畱戀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沈周的詩歌才華。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