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鄭拾遺草堂

借地結茅棟,橫竹掛朝衣。 秋園雨中綠,幽居塵事違。 陰井夕蟲亂,高林霜果稀。 子有白雲意,構此想巖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茅棟:茅草蓋的房屋。
  • 朝衣:古代官員上朝時穿的禮服。
  • 幽居:隱居的地方。
  • 塵事:世俗的事務。
  • 陰井:背陰的井。
  • 夕蟲:傍晚的蟲鳴。
  • 霜果:經霜的果實。
  • 白雲意:比喻隱居山林的志向。
  • 巖扉:山岩間的門戶,指隱居之地。

翻譯

借一塊地,建起茅草屋,將朝服掛在竹竿上。 秋天的園子裏,雨中綠意盎然,隱居於此,遠離塵囂。 背陰的井邊,傍晚蟲鳴雜亂,高大的樹林中,經霜的果實稀少。 你有隱居山林的志向,因此構想出這樣的巖間門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韋應物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讚美。詩中,「借地結茅棟」和「橫竹掛朝衣」兩句,簡潔地勾勒出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隱居環境。秋園雨中的綠意、陰井夕蟲的亂鳴、高林霜果的稀疏,這些自然景象的描繪,不僅增添了詩歌的意境美,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超脫。最後兩句「子有白雲意,構此想巖扉」,直接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體現了其高潔的情操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美好憧憬。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