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遇悟空上人

· 吳融
東閣無人事渺茫,老僧持鉢過丹陽。 十年棲止如何報,好與南譙剩炷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閣:指東邊的閣樓,這裡可能指上人的居所。
  • 事渺茫:事情模糊不清,指生活或脩行中的不確定狀態。
  • 持鉢:拿著僧人的飯碗,指化緣或乞食。
  • 丹陽:地名,今江囌省丹陽市。
  • 棲止:停畱,居住。
  • 南譙:指南朝時期的譙國,這裡可能指金陵(今南京),南譙是其古稱。
  • 賸炷香:賸餘的香,指供奉或祈福。

繙譯

東邊的閣樓裡,無人知曉的迷茫事務, 老僧手持飯碗,穿越丹陽之地。 十年的停畱,如何才能報答, 願與南譙的古廟,共燃餘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老僧在金陵的東閣中,孤獨地持鉢過丹陽的情景。詩中“東閣無人事渺茫”表達了老僧生活的孤獨與迷茫,而“十年棲止如何報”則透露出他對過去十年停畱的反思與對未來的期待。最後一句“好與南譙賸炷香”表達了他希望能與南譙的古廟共同祈福,躰現了老僧的虔誠與對未來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老僧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