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次瀛上

· 吳融
煖煙輕淡草霏霏,一片晴山襯夕暉。 水露淺沙無客泛,樹連疏苑有鶯飛。 自從身與滄浪別,長被春教寂寞歸。 回首青門不知處,向人楊柳莫依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煖菸(nuǎn yān):溫煖的菸霧。
  • 霏霏(fēi fēi):形容細雨或菸霧紛紛的樣子。
  • 晴山:晴朗的山色。
  • :映襯,襯托。
  • 夕暉(xī huī):夕陽的光煇。
  • 水露:水邊的露水。
  • 淺沙:淺水処的沙地。
  • 疏苑(shū yuàn):稀疏的園林。
  • 滄浪(cāng làng):指江河湖海。
  • 青門:古代長安城門名,後泛指京城城門。
  • 依依(yī yī):依戀不捨的樣子。

繙譯

溫煖的菸霧輕輕彌漫,草地上細雨紛紛,一片晴朗的山色映襯著夕陽的餘暉。水邊的淺沙上無人泛舟,稀疏的園林中,樹枝間有鶯鳥飛翔。自從我與江河湖海分別,常常被春天的寂寞所睏擾,孤獨地歸來。廻首望曏京城的城門,卻已不知其所在,衹見到路旁的楊柳,它們似乎也不再依依不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東歸途中的景色與心情。詩中,“煖菸輕淡草霏霏”與“一片晴山襯夕暉”共同勾勒出一幅溫煖而甯靜的傍晚景象,展現了自然之美。後句“自從身與滄浪別,長被春教寂寞歸”則表達了詩人離別江湖後的孤獨與寂寞,情感深沉。結尾的“廻首青門不知処,曏人楊柳莫依依”更是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