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九江
秋波入白水,帆去侵空小。
五兩劇奔星,檣烏疾飛鳥。
盆城依落日,盆浦看雲眇。
雲眇更蒼蒼,匡山低夕陽。
楚客喜風水,秦人悲異鄉。
異鄉秋思苦,江皋月華吐。
漾漾隱波亭,悠悠通月浦。
津橋歸候吏,竹巷開門戶。
容膝有匡牀,及肩才數堵。
隙光非白駒,懸磬我無虞。
體瘦寡行立,家肥安啜哺。
天書憐譴謫,重作朱轓客。
四座眼全青,一麾頭半白。
今來思往事,往事益悽然。
風月同今昔,悲歡異目前。
四時嗟閱水,一紀換流年。
獨有西庭鶴,孤鳴白露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移九江:詩題,指詩人李紳被貶謫至九江。
- 秋波:秋天的水波,這裏指江水。
- 五兩:古代船上測量風向的器具,這裏指風力。
- 劇:急速。
- 檣烏:船上的烏鴉,比喻船隻。
- 盆城、盆浦:地名,指九江的城和江邊。
- 雲眇:遠處的雲。
- 匡山:山名,在九江附近。
- 江皋:江邊高地。
- 月華:月光。
- 漾漾:水波盪漾的樣子。
- 隱波亭:亭名,可能位於江邊。
- 月浦:月光照耀的江面。
- 津橋:渡口和橋樑。
- 歸候吏:等待歸來的官員。
- 竹巷:竹林中的小巷。
- 容膝:形容住處狹小。
- 匡牀:簡陋的牀。
- 及肩:形容牆的高度。
- 隙光:透過縫隙的光線。
- 白駒:比喻日光。
- 懸磬:形容家中貧窮。
- 無虞:無憂。
- 啜哺:飲食。
- 天書:指皇帝的詔書。
- 譴謫:貶官。
- 朱轓客:指被貶的官員。
- 一麾:一面旗幟,這裏指官員的標誌。
- 頭半白:頭髮半白,形容年老。
- 四時:四季。
- 嗟:嘆息。
- 閱水:指時間的流逝。
- 一紀:十二年。
- 西庭鶴:西庭的鶴,可能指詩人自己的孤寂。
- 白露:秋天的節氣,這裏指秋天的露水。
翻譯
秋天的江水波光粼粼,船隻遠去,漸漸變得渺小。風力急速如流星,船隻如烏鴉般疾飛。盆城的落日下,我在盆浦眺望遠方的雲。雲遠更加蒼茫,匡山在夕陽下顯得低矮。楚地的客人喜歡風水,秦地的人卻爲異鄉而悲傷。異鄉的秋思苦澀,江邊高地上月光如華。水波盪漾,隱藏在波亭之中,悠悠地通向月光下的江面。渡口和橋樑上,歸來的官員在等待,竹林中的小巷打開了門戶。住處狹小,只有一張簡陋的牀,牆高僅及肩。透過縫隙的光線並非日光,家中貧窮但我無憂。身體瘦弱,難以站立,家境雖貧卻能安穩飲食。天書憐憫我的貶謫,再次成爲朱轓的客人。四座中人們的目光全都青澀,一面旗幟下我的頭髮半白。回憶往事,往事更添淒涼。風月依舊,悲歡卻已不同。四季嘆息時間的流逝,十二年換來了流年的變遷。唯有西庭的鶴,孤零零地在白露中鳴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紳被貶至九江後的孤獨與淒涼。詩中通過對秋江、落日、雲眇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異鄉生活的無奈。詩人的生活簡陋,身體瘦弱,但內心卻保持着一種超然的態度,即使面對貧窮和貶謫,也能保持無憂的心態。詩的結尾以西庭鶴的孤鳴象徵詩人的孤獨,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