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張騫傳

· 邵謁
採藥不得根,尋河不得源。 此時虛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聞改,日月曾幾昏。 仙骨若求得,壟頭無新墳。 不見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尋河:指尋找黃河的源頭。
  • 虛白首:指年老而無所成就,白白地頭髮變白。
  • 武皇:指漢武帝劉徹,他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 桑田:比喻世事的變遷。
  • 仙骨:指成仙的資質。
  • 壟頭:墳墓的俗稱。
  • 杜陵: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是杜甫的故鄉。

翻譯

採藥卻未找到根,尋找黃河的源頭也未果。 如今已是白髮蒼蒼,徒然感慨漢武帝的恩典。 世事變遷未曾聽說有改變,日月更替又經歷了多少昏暗。 如果真的能求得成仙的資質,那麼墳墓上就不會有新的土堆。 不見杜陵的草,至今依然空自茂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張騫未能完成使命的描寫,抒發了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採藥不得根,尋河不得源」反映了張騫的艱辛與無奈,而「此時虛白首,徒感武皇恩」則表達了詩人對張騫晚年境遇的同情。後兩句「桑田未聞改,日月曾幾昏」以世事變遷和日月更替來象徵時間的無情,進一步加深了詩的哲理意味。最後,通過「仙骨若求得,壟頭無新墳」和「不見杜陵草,至今空自繁」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終極歸宿的思考和對杜陵草的懷念,增添了詩的深情和韻味。

邵謁

唐韶州翁源人。少爲縣吏,觸縣令怒,被逐。遂截髮懸於縣門,發憤讀書,博通經史。懿宗鹹通七年赴京,隸國子監。工詩,所作多刺時事。 ► 37篇诗文

邵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