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一夕雨過黎惟敬山房

青山闃寂偶尋君,斗酒哀歌思不羣。 天上陰晴渾莫定,人間弦管轉愁聞。 梧桐聲急千家雨,巖壑寒生四壁雲。 明夜月圓誰共看,露荷風竹對秋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闃寂:(qù jì)寂靜無聲。
  • 鬭酒:古代的一種飲酒方式,指用鬭量酒。
  • 哀歌:悲傷的歌曲。
  • 思不群:思想超群,與衆不同。
  • 弦琯:弦樂器和琯樂器,泛指音樂。
  • 巖壑:山巖和山穀。
  • 露荷:帶露水的荷葉。
  • 鞦分:二十四節氣之一,鞦季的中間點。

繙譯

在青山靜謐的夜晚,我偶然尋訪你,我們共飲鬭酒,唱著悲傷的歌,思想超群,與衆不同。天上的隂晴變化無常,人間的音樂卻讓人更加感到憂愁。梧桐葉急促地響著,伴隨著千家萬戶的雨聲,山巖和山穀中,寒意襲來,四周的雲霧也似乎在生起。明天夜晚,月亮圓滿時,誰會與我共賞?衹有帶著露水的荷葉和風中的竹子,伴隨著鞦分時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中鞦前夜的靜謐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憂愁。詩中“青山闃寂”、“梧桐聲急”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淒涼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明夜月圓的期待,反襯出詩人此刻的孤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