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別節齋王都憲撫治湖廣地方
湖湘漢沔吾鄰藪,萬艇千艘歲時走。
枯鱗秕粟動盈倉,兒女遮羅開笑口。
公私仰給百餘年,子孫父祖代流傳。
比遭蝗旱痛連歲,田不耕收澤不鮮。
遙憐餓殍僵中野,怒吼豺狼猶不捨。
誅求移檄苦多門,骨髓已乾憂莫寫。
撒手歸來對人說,舌猶未掉心先折。
獨勞聖主念遺黎,簡在貞臣頒節鉞。
虎口嬰兒念再生,崢嶸素抱今施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湖湘漢沔:指湖南、湖北一帶的湖泊和漢水、沔水。
- 藪(sǒu):指水草茂盛的湖泊或沼澤地。
- 秕(bǐ):不飽滿的穀粒。
- 遮羅:圍捕,這裡指圍捕魚蝦。
- 誅求:索取,征歛。
- 移檄:傳遞公文。
- 遺黎:指遺畱下來的百姓。
- 節鉞(yuè):古代授予將帥,作爲加重權力的標志。
繙譯
湖湘漢沔是我鄰近的湖泊和河流,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船衹穿梭其中。 捕獲的魚蝦和收獲的穀物裝滿了倉庫,孩子們圍捕魚蝦,笑逐顔開。 公共和私人的生活都依賴於這片水域,已經持續了百餘年,代代相傳。 近年來遭受蝗災和旱災的痛苦,田地荒蕪,收成不佳。 遙想那些餓死的百姓僵臥在荒野,憤怒的豺狼仍在不捨地咆哮。 征歛的公文不斷傳遞,百姓的骨髓已被榨乾,憂愁無法言表。 歸來時衹能對人訴說,舌頭還未動,心已碎。 唯有聖主關心遺畱下來的百姓,選拔忠誠的臣子授予重權。 想到那些在睏境中的嬰兒能得到重生,我內心的抱負終於得以施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湖湘漢沔地區的繁榮與衰落,以及人民的苦難與希望。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對國家未來的殷切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