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鄉人從軍
少年遊俠膽通身,結髮豪雄易水濱。一諾捐麋圖報國,千金散盡學椎秦。
絕朔風清揚聖德,何物東奴猶叵測。一朝烽火照三韓,手拂欃槍氣吞賊。
仗劍從軍度遠遼,新投主帥霍嫖姚。願請長纓系虜醜,誓將結髮絕天驕。
鐵甲披寒關塞雪,寶刀照冷沙場月。雄陣誰論北府兵,盛名不數燉煌卒。
機頭少婦莫牽衣,婿本猖狂幽並兒。此行落在英雄手,生不擒王死不歸。
鄉閭不葬封侯骨,塞草回青血成碧。丈夫所志在殲胡,紫綬黃金安足惜。
況憑馬革主恩深,少年自許功名擲。君不見契丹入寇取排門,老死書生徒免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結髮:指成年。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此時束髮爲髻,故稱結髮。
- 捐麋:比喻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 椎秦:指刺殺秦始皇。
- 絕朔:指邊遠之地。
- 叵測:難以預測,不可測度。
- 三韓: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的三個部落聯盟,這裏泛指朝鮮半島。
- 欃槍:彗星的別稱,比喻邪惡勢力。
- 霍嫖姚:指漢代名將霍去病,這裏借指英勇的將領。
- 長纓:長帶子,比喻束縛敵人的工具。
- 天驕:指匈奴,這裏泛指外族敵人。
- 北府兵:指東晉時期北府的精銳部隊。
- 燉煌卒:指敦煌的士兵,敦煌在古代是邊防重鎮。
- 機頭:指織布機旁。
- 猖狂:這裏指豪放不羈。
- 幽並兒:指幽州和幷州的勇士。
- 封侯骨:指有封侯之相的骨格。
- 紫綬黃金:指高官厚祿。
- 馬革:指戰死沙場,用馬皮包裹屍體。
- 契丹:古代東北的一個民族,曾建立遼朝。
- 排門:指挨家挨戶。
翻譯
少年時就是遊俠,膽量過人,成年後在易水邊上豪情萬丈。一旦承諾就如同犧牲自己,爲了報國不惜一切,散盡家財學習刺殺秦始皇的壯舉。
邊遠之地風清氣正,彰顯了聖德,但那些東方的奴隸仍然難以預測。一旦烽火照亮了朝鮮半島,他便手持武器,氣勢如虹,要消滅邪惡勢力。
他帶着劍隨軍遠赴遼東,新投靠的主帥如同霍去病一般英勇。他希望能用長帶子束縛住敵人,發誓要消滅那些外族敵人。
在寒冷的關塞上,他穿着鐵甲,在沙場上,寶刀映着冷月。他的雄壯陣容無人能及,盛名不下於敦煌的士兵。
織布機旁的少婦不要牽掛,你的丈夫本是幽州和幷州的勇士,豪放不羈。這次出行,他落入了英雄的手中,生不能擒王,死不歸。
家鄉的人不會埋葬有封侯之相的骨格,塞外的草會因爲他的血而更加青翠。大丈夫的志向在於消滅胡人,高官厚祿又何足惜。
何況他是以戰死沙場爲榮,少年時就自認爲功名可擲。你沒看見契丹入侵時,挨家挨戶徵兵,那些老死的書生只能免於服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少年遊俠從軍的壯志豪情。詩中,「結髮豪雄」、「一諾捐麋」等詞句展現了主人公的英勇與忠誠,而「手拂欃槍氣吞賊」、「誓將結髮絕天驕」則進一步以豪邁的筆觸勾勒出其不畏強敵、誓死報國的決心。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表達了詩人對英雄主義的讚美和對國家安危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