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陳華真太親家

臥穩東山百尺樓,真人七十又餘秋。 貽謀經術傳中壘,踵接清時羨太丘。 棋局閒來看世態,酒船到處狎江鷗。 承明佇有徵賢詔,三代應同拜冕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貽謀:指遺留下來的謀略或計劃。
  • 中壘: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這裏指軍事策略。
  • 踵接:接踵而至,形容連續不斷。
  • 太丘:地名,這裏可能指太丘山,也可能是借指高雅之地。
  • :古同「閒」,悠閒。
  • :親近而不莊重。
  • 承明:古代宮殿名,這裏指朝廷。
  • 徵賢詔:徵召賢才的詔書。
  • 三代:指夏、商、週三代。
  • 冕旒:古代帝王的禮帽和禮帽前後的玉串,這裏指皇帝的尊榮。

翻譯

穩坐東山之巔的百尺高樓,真人已度過七十多個春秋。 留下的謀略傳承自精通經術的中壘,連續不斷的清平時代令人羨慕太丘。 閒暇時觀看棋局以洞察世態,酒船四處遊蕩,與江鷗親近。 朝廷即將發出徵召賢才的詔書,夏、商、週三代的英才應一同拜見皇帝的尊榮。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陳華真太親家的長壽與智慧,以及其在清平時代中的超然地位。詩中通過「臥穩東山」、「真人七十又餘秋」描繪了陳華真太親家的悠閒與長壽,而「貽謀經術傳中壘」則突出了其深厚的學識與智慧。後兩句「棋局閒來看世態,酒船到處狎江鷗」則表現了其超脫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最後兩句預言朝廷將徵召賢才,暗示陳華真太親家及其子孫將有機會爲國家效力,享受皇帝的尊榮。

樑元柱

樑元柱,召補福建道御史。三年,監北京鄉試。旋奉敕按雲南,便道歸省,連遭父母之喪,起補廣西參議,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見羅孫耀撰墓誌銘、吳元翰撰行狀。清黃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順德縣誌》卷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有傳。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