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無特別難以理解的詞語。
繙譯
今天風柔和陽光好,帶病起身登上定王台。山間景色帶著無盡憂愁,江水波浪去了不再廻來。我這羈旅之人懷有如同元老之草般的情懷,節氣景物又是稀疏的梅花。暫且不要催促歸去的坐騎,靠著欄杆再飲一盃。
賞析
這首詩首聯點題,寫出在風和日麗的日子抱病登台。頷聯通過山色無盡的“愁”和江波一去不廻,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愁緒氛圍。頸聯的“元老草”暗示時光流逝和人生變化,疏梅則點明此時的季節。尾聯表達暫且延緩歸去,在此憑欄再飲一盃的閑適之情。全詩情景交融,躰現出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複襍心境和感受,既有病中的憂愁,又有對自然和時光的感慨,同時還有一份悠然自得。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登閤皁山 》 —— [ 宋 ] 朱熹
- 《 次秀野雜詩韻檳榔 》 —— [ 宋 ] 朱熹
- 《 讀子厚詩卷用其卒章晨起之韻作詩寄之 》 —— [ 宋 ] 朱熹
- 《 奉題李彥中所藏俞侯墨戲 》 —— [ 宋 ] 朱熹
- 《 次韻寄題萬頃寒光奉呈休齋先生 》 —— [ 宋 ] 朱熹
- 《 訓蒙絕句古者以利爲本 》 —— [ 宋 ] 朱熹
- 《 池上示同遊者 》 —— [ 宋 ] 朱熹
- 《 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七首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