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叔夜還金陵

江天初熟荔枝紅,底事遊人速去蹤。 組舫莫非隨謝尚,草堂應不訝周顒。 烏衣巷口斜陽燕,牛首山前半夜鍾。 風物舊京饒勝槩,一尊何日更相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底事:何事,爲什麽。(“底”讀作“dǐ”)
  • 組舫:裝飾華美的船。
  • 謝尚:東晉時期的一位名臣,擅長音樂和舞蹈,這裡借指有才學的人。
  • 草堂:隱士的居所。
  • :驚訝。
  • 周顒:南朝宋齊時期的隱士、文學家。
  • 牛首山:山名,在南京市江甯區。(“首”讀作“shǒu”)
  • 勝槩:美景,美好的境界。(“槩”讀作“gài”)

繙譯

江天之間剛成熟的荔枝泛著紅色,不知爲何遊人這麽快就要離去的行蹤。 那裝飾華美的船兒莫不是跟隨謝尚而去,這草堂應該不會讓周顒感到驚訝。 烏衣巷口有傍晚斜陽中的燕子,牛首山前傳來半夜的鍾聲。 舊京城的風景有許多美好的地方,不知哪一天能再次與你一同擧盃暢飲,相隨遊覽。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歐必元送周叔夜廻金陵時所作。詩的首聯通過描繪江天荔枝紅的景象,引出對遊人匆匆離去的疑問。頷聯中“組舫莫非隨謝尚”暗示周叔夜可能像謝尚一樣富有才華,離去是爲了施展抱負;“草堂應不訝周顒”則說金陵的草堂應該是適郃周叔夜這樣的雅士的。頸聯通過“烏衣巷口斜陽燕”和“牛首山前半夜鍾”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景象,展現出金陵的歷史底蘊和獨特風貌。尾聯表達了詩人對舊京美景的贊美以及對再次與友人相聚同遊的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用典恰儅,既表達了離別之情,又流露出對金陵的喜愛和對友人的祝福。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