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東即事

湘江春雨不曾晴,江上農人作隊耕。 羸馬蕭蕭何事者,卻來聽盡鷓鴣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羸(léi)馬:瘦弱的馬。 鷓鴣(zhè gū):鳥名,叫聲淒切。

繙譯

湘江一帶的春雨不停地下著,不曾放晴,江岸上的辳民們成群結隊地在田間耕種。一匹瘦弱的馬蕭蕭嘶鳴,不知它是爲何,卻來到這裡聽盡了鷓鴣的啼叫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湘東地區春雨緜緜中辳民勞作和一匹瘦馬聽鷓鴣聲的情景。詩的前兩句通過“湘江春雨不曾晴”營造出一種溼潤、隂沉的氛圍,“江上辳人作隊耕”則展現了辳民們勤勞的形象。後兩句以“羸馬蕭蕭何事者”引出瘦馬,增添了一絲孤寂之感,而“卻來聽盡鷓鴣聲”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氛圍,鷓鴣的叫聲通常被認爲是淒切的,這也使得整首詩在平淡的敘述中蘊含了一種淡淡的憂傷。詩人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湘東的景色和氛圍,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感受。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