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庚

芳草湖邊日日青,美人一水隔盈盈。 夢迴蘭芷愁湘浦,何處春光憶帝城。 月魄有時看缺滿,人間何必較陰晴。 無言會着空華意,共證如來了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芷(lán zhǐ):蘭草與白芷,皆香草名。
  • 湘浦:指湘江之濱。
  • 月魄:月初出或始缺時不明亮的部分,也泛指月亮。
  • 空華:佛教語,指虛空中之華,認爲其本無,以喻妄心。

翻譯

湖邊的芳草每日都是青青的樣子,那美麗的人兒與我一水之隔,相距遙遠。 在夢中回到那長滿蘭芷的湘江之濱,心中滿是憂愁,在何處能回憶起京城的春光呢? 月亮有時會看到它的缺與滿,人間又何必去計較是陰是晴呢。 默默地領會這虛幻之華的意蘊,共同去證悟如來之理,度過此生。

賞析

這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深意。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湖邊芳草的青綠和美人的相隔,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氛圍。「夢迴蘭芷愁湘浦」一句,借蘭芷和湘浦的意象,進一步加深了憂愁的情感。「何處春光憶帝城」則表達了對京城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某種無奈。 詩的後兩句從自然景象的月之缺滿,引申到人間的陰晴,體現了一種對世事無常的領悟和超脫。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領悟佛教的空華之意,達到證悟如來、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細膩,富有哲理,給人以深刻的思考。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