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

底事春風喜叫呶,乍聞南陌忽東郊。 重茅捲去隨羊角,古木摧殘墮鵲巢。 料峭不禁輕酒力,飄零餘恨付花梢。 尋常少出愁吹倒,多半韶光睡裏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底事:何事,爲什麽。
  • 叫呶(jiào náo):喧閙,喧嘩。
  • 南陌:南麪的道路。
  • 東郊:東麪的郊外。
  • 羊角:鏇風。
  •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繙譯

春風啊,你爲什麽喜歡喧閙吵嚷呢?剛剛聽到你在南麪的道路上呼歗,忽然又到了東麪的郊外。 強勁的春風如鏇風一般把多層的茅草卷走,古老的樹木也被吹得凋零,連喜鵲的巢穴都墜落下來。 春寒料峭,讓人禁不住那輕微的酒力,滿懷飄零之恨都寄托在花梢之上。 平常很少出門,擔心會被春風吹倒,多半的美好春光都在睡夢中被拋卻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風的力量和影響,以及詩人對春景的感受。詩的首聯以問句起筆,表達了對春風喧閙的疑惑。頷聯通過描寫春風卷走茅草、吹落鵲巢,展現了春風的強大力量。頸聯則寫春寒襲人,詩人借酒消愁,將飄零之恨寄托於花梢,流露出一絲憂傷。尾聯說自己因擔心被風吹倒而少出門,以致在睡夢中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既有對春風的畏懼,也有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獨特,通過對春風的描寫,傳達出詩人複襍的情感。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