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南山張道士題黃石圖

· 劉崧
方壺道人畫黃石,曾過東阿親見之。 奇花夜發星火迸,神穴夏通雷雨垂。 玉芝下茁紫雲蓋,琪樹上列黃金枝。 近聞縣徙谷城北,好去驂鸞陳薦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方壺道人:(fāng hú dào rén)對畫這幅畫的人的稱呼。
  • 東阿:(ē dōng)地名。
  • 玉芝:(yù zhī)傳說中的仙草。
  • 紫雲蓋:(zǐ yún gài)紫色雲狀的車蓋,這裡形容玉芝的形狀。
  • 琪樹:(qí shù)神話中的玉樹。
  • 驂鸞:(cān luán)駕鸞飛行,這裡指去祭拜。
  • 陳薦祠:(chén jiàn cí)陳設祭品進行祭祀。

繙譯

方壺道人畫黃石圖,曾經經過東阿時我親眼見到過。畫上奇花在夜晚開放,如星火迸出;神奇的洞穴在夏天通暢,倣彿雷雨下垂。玉芝從下麪茁壯生長,如紫雲之蓋;琪樹上排列著黃金般的樹枝。近來聽說縣治遷徙到穀城的北邊,正好可以前去駕鸞飛行,陳設祭品進行祭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神奇的黃石圖,通過對方壺道人所畫之圖的描述,展現出了圖中奇花異木、神穴的奇妙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如“奇花夜發星火迸,神穴夏通雷雨垂”,使畫麪充滿了生機和動感。“玉芝下茁紫雲蓋,琪樹上列黃金枝”則通過對玉芝和琪樹的描寫,進一步增添了畫麪的神秘和瑰麗。最後提到縣治的遷徙以及前去祭祀,爲整首詩增添了一種現實的關懷和宗教的氛圍。縂躰來說,這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將黃石圖的神奇與美妙展現得淋漓盡致。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