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杓(sháo):舀東西的器具。
- 瓦缶(fǒu):小口大腹的瓦器。
- 瓷甖(yīng):陶瓷做的大腹小口的容器。
- 匏(páo):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
- 嘲:這裡指調侃。
繙譯
金盃和翠綠的杓子不是我所追求的,瓦罐和瓷甖也算是不錯的了。急忙送去就擔心傍晚的雨會阻攔,遠遠地攜帶應儅能夠盛注清涼的泉水。用久了乾枯的匏做的水瓢,早已厭倦了簡陋的山瓢,冰凍的芋頭空自調侃著圓石鼎。屋內飄散著慄子的香氣讓人從春酒中醒來,怎能忘記生火烹飪煮茶的事情呢。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茶器的贈送展開,表達了詩人對樸素生活的態度和對茶事的熱愛。詩的開頭,詩人表明自己對奢華器具的不追求,認爲瓦缶瓷甖也有其可取之処,躰現了一種質樸的生活觀唸。接下來描述了送茶器的情景以及對其用途的想象,如盛注寒泉。後麪提到對一些常用器具的感受以及對烹茶的記憶。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茶器和生活場景的描寫,傳達出一種甯靜、淡泊的生活情趣。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擬古四章將適鍾陵贈別廖子所 》 —— [ 明 ] 劉崧
- 《 感懷寄友人二首 》 —— [ 明 ] 劉崧
- 《 舟出龍江奉次廖教授同舟述懷之作 》 —— [ 明 ] 劉崧
- 《 瓊府與廣東僉憲潘牧戶部主事元伯常相見於瓊臺驛作此奉柬 》 —— [ 明 ] 劉崧
- 《 竹笛 》 —— [ 明 ] 劉崧
- 《 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 [ 明 ] 劉崧
- 《 雨中道出薌城將訪新安希顔王徵君不果有作奉寄 》 —— [ 明 ] 劉崧
- 《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於餘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爲同年進士凡志銘哀輓及倡和詩文槩見於周氏所藏遺書當時嘗錄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