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木山下閱視新塹

山靈受塹劃龍沙,寡婦孤兒喜有家。 碧草暗斑遺鏃血,黃雲平覆戰場花。 歌風畚鍤穿林麓,接衽壺簞憩水涯。 心悅子來延佇久,唐渠秋樹亂昏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qiàn):壕溝,這裏指挖掘的防禦工事。
  • 龍沙:指邊遠地區,這裏可能指赤木山下的荒涼地帶。
  • 寡婦孤兒:指戰亂後失去丈夫和父親的家庭。
  • 碧草:綠草。
  • 遺鏃血:遺留下來的箭頭和血跡,象徵戰爭的痕跡。
  • 黃雲:黃色的雲,可能指沙塵或戰爭帶來的煙塵。
  • 戰場花:戰場上開放的花朵,象徵生命的頑強。
  • 歌風:指勞動時的歌聲。
  • 畚鍤 (běn chā):挖土的工具,畚箕和鐵鍬。
  • 穿林麓:穿過樹林和山腳。
  • 接衽壺簞 (rèn hú dān):形容人們聚集在一起,衽指衣襟,壺簞指盛食物的器具。
  • 憩水涯:在水邊休息。
  • 心悅子來:心情愉悅地期待着。
  • 延佇 (yán zhù):長時間站立等待。
  • 唐渠: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秋樹:秋天的樹木。
  • 亂昏鴉:昏暗中飛舞的烏鴉,增添了淒涼的氛圍。

翻譯

山神似乎在爲這片荒涼之地挖掘壕溝,戰亂後的寡婦和孤兒終於有了安身之所。綠草中隱約可見戰爭留下的箭頭和血跡,黃色的雲層覆蓋着曾經戰場的花朵。勞動的歌聲伴隨着挖土工具穿過林間山腳,人們聚集在水邊休息,分享食物。我心情愉悅地期待着,長時間站立在這唐渠的秋樹下,看着黃昏中飛舞的烏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後重建的場景,通過對比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寧靜,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戰爭創傷的反思。詩中「碧草暗斑遺鏃血」與「黃雲平覆戰場花」形成鮮明對比,前者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後者則象徵着生命的頑強和希望。最後兩句「心悅子來延佇久,唐渠秋樹亂昏鴉」則通過詩人的視角,展現了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體現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與不安。

齊之鸞

齊之鸞

明安慶府桐城人,字瑞卿,號蓉川。正德六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遷兵科左給事中。十四年,從張忠、許泰等南討寧王朱宸濠,對無故被指爲逆黨者,多所釋放。世宗即位,大計京官,被中傷,謫崇德丞。屢遷寧夏僉事,在官增邊牆。官至河南按察使。能詩,有《蓉川集》。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