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後同復園至雲林寺
上山瀑流礙輿行,寺門未入風濤聲。
轉橋衝躍玉龍橫,九天派落千雷霆。
陰崖陡起萬佛撐,樹不識春何代青。
下漏日色變幽熒,徹晶噴雪寒目睛。
徑深憩亭俯澄泓,上方潛洄下震驚。
偶與石鬥波瀾成,本來淵默非不平。
突兀高殿矗蒼冥,崇階百級排丹櫺。
本末十圍仰列楹,佛力一發邱山輕。
去年奉母禮鬉纓,猶記塔鈴語丁寧。
今偕謝屐乘新晴,駴嘆奇絕昔未經。
山雨一夜愁濘淋,翻然倍百張詩情。
拼音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
陳曾壽的其他作品
- 《 秋夜對瓶荷一枝雨聲淙淙偶題冬郎小像二首 》 —— [ 清 ] 陳曾壽
- 《 江陵戴烈婦詩 》 —— [ 清 ] 陳曾壽
- 《 九日懷人四首 其一 苕雪 》 —— [ 清 ] 陳曾壽
- 《 寄和梅生 》 —— [ 清 ] 陳曾壽
- 《 七月初四日夜直時復園寥志正遊焦山雜憶山中諸勝小詩寄之 》 —— [ 清 ] 陳曾壽
- 《 病樹饋苦瓜豆豉風味甚美口占一絕 》 —— [ 清 ] 陳曾壽
- 《 遊天寧寺同左笏卿丈作 》 —— [ 清 ] 陳曾壽
- 《 病目初愈 》 —— [ 清 ] 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