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韻和治薌

背嵬之軍順昌幟,先聲奪人疇不識。不數永嘉八面鋒,合撰會昌一品集。 天生橡筆擅高文,自織錦機精句律。大才從來難爲用,心惻寒泉渫不食。 徽之詩句上屏風,玉局恩知超薦汲。戴花堯叟生馬羨,潤筆岐公非蔡敵。 向來異數券昌期,豈獨流傳佳故實。哀今雲和奏聾俗,強同河潦齊泰垤。 紛紛螻蟻容苦心,擾擾蠅蚊營近睫。漫擬骨相等處翻,敢望賡颺同慶歷。 往時亦逢伯樂顧,讓出頭地妒同列。即今摧眉捧腹員,雕喪騮驊雙耳帖。 誠不如歸去偕嫋翁,對飲村酒開魚筒。洗耳不知水冷暖,眯目誰辨烏雌雄。 胡爲沉吟自侷促,對面故人牛馬風。
拼音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