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集一首

紅燭山樓泛玉杯,清衿特爲高人開。 白雲似傍紫巖駐,明月解入青林來。 此夕歡留琥珀枕,平生愛覓金銀臺。 酒酣拂麈不能巳,玄談各吐雲霞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紅燭:紅色的蠟燭。
  • 山樓:山中的樓閣。
  • 泛玉盃:泛,漂浮;玉盃,精美的酒盃。
  • 清衿:清雅的衣襟,指高雅的服飾。
  • 高人:指品行高尚、超脫世俗的人。
  • 紫巖:紫色的山巖,指山中幽靜之地。
  • 青林:青翠的樹林。
  • 琥珀枕:用琥珀制成的枕頭,象征珍貴。
  • 金銀台:金銀裝飾的高台,指富貴之地。
  • 酒酣:飲酒到興致高昂時。
  • 拂麈:拂,輕輕地擦;麈,一種鹿,這裡指麈尾,古代文人用來拂塵的器具。
  • 玄談:深奧的談論。
  • 雲霞懷:如雲霞般絢爛的情懷。

繙譯

在山中的樓閣裡,紅燭照亮了玉盃,清雅的衣襟特意爲高人敞開。白雲似乎停在紫色的山巖旁,明月懂得進入青翠的樹林。今夜歡聚在琥珀枕旁,平生喜愛尋找金銀裝飾的高台。酒興正濃時,拂去麈尾仍不能停止,深奧的談論中各自吐露出如雲霞般絢爛的情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夜集的雅致場景,通過“紅燭”、“山樓”、“玉盃”等意象展現了宴會的奢華與高雅。詩中“白雲”、“明月”的自然景象與“琥珀枕”、“金銀台”的人工美物相映成趣,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之美的雙重訢賞。末句的“玄談各吐雲霞懷”則展現了文人雅集時思想交流的深邃與熱烈,躰現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與藝術生活的情懷。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