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正術南還

· 鄧林
華胄遙聞接廣川,詩書簪紱世蟬聯。 優遊晚景而翁老,平秩西成乃弟賢。 一騎香塵天上路,半篷明月浙東船。 官清不贈囊中物,聊寫新詩上錦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胄(huá zhòu):顯貴的後裔。
  • 遙聞:遠聞,指名聲遠播。
  • 廣川:廣闊的河流,比喻廣大地區。
  • 詩書簪紱(zān fú):指文人學士。簪紱,古代官員的冠飾,借指官員。
  • 世蟬聯:世代連續不斷,比喻家族世代顯貴。
  • 優遊:悠閒自得。
  • 晚景:晚年。
  • 平秩:平定秩序,指治理得當。
  • 西成:指秋季的收成。
  • 乃弟:你的弟弟。
  • 一騎香塵:形容騎馬快速行進時揚起的塵土,帶有詩意的美化。
  • 天上路:比喻高遠或重要的道路。
  • 半篷明月:形容船隻半遮半掩在月光下,意境優美。
  • 浙東:浙江東部地區。
  • 官清:指官員清廉。
  • 囊中物:指私人的財物。
  • 錦箋(jǐn jiān):華美的紙張,用於書寫。

翻譯

顯赫的後裔名聲遠播,與廣大的河流相接,詩書傳家,世代顯貴。 悠閒自得的晚年,父親已老,而你的弟弟在秋季治理得當,表現出色。 一騎快馬揚起香塵,奔馳在如天上般高遠的路途,半遮半掩的船隻在浙東的月光下緩緩前行。 作爲清廉的官員,我沒有贈予你私人的財物,只能用新詩寫在華美的紙上,聊表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家族的榮耀與個人的清廉,通過對比家族的顯赫與個人的廉潔,表達了詩人對家族傳統的自豪以及對個人品德的堅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華胄」、「詩書簪紱」、「一騎香塵」等,展現了家族的輝煌與個人的風采。結尾處的「官清不贈囊中物,聊寫新詩上錦箋」更是凸顯了詩人清廉自守的品格,以及對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範。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