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柏臺張從事考績

· 鄧林
五夜烏啼月轉廊,青衫寒透柏臺霜。 三年清苦香名著,兩字公廉茂績張。 北海鵾鵬秋擊浪,丹山鳳鳥曉鳴陽。 河陽若問賢從事,人在金門報寵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夜:指深夜。
  • 烏啼:烏鴉的叫聲。
  • 月轉廊:月亮在走廊上空移動,形容夜已深。
  • 青衫:古代低級官員或士人的服裝。
  • 寒透:寒氣透入。
  • 柏臺:御史臺的別稱,因漢御史府中列植柏樹,故稱。
  • :比喻清廉嚴正。
  • 三年:指張從事在官場的時間。
  • 清苦:清廉而生活艱苦。
  • 香名:美好的名聲。
  • 兩字公廉:指「公廉」二字,即公正廉潔。
  • 茂績:卓越的功績。
  • :顯揚。
  • 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
  • 鵾鵬:傳說中的大鳥,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
  • 擊浪:擊打波浪,形容勇往直前。
  • 丹山:傳說中鳳凰的棲息地。
  • 鳳鳥:鳳凰,象徵吉祥。
  • 鳴陽:在陽光下鳴叫,比喻光明正大。
  • 河陽:地名,此處可能指張從事的家鄉或任職地。
  • 賢從事:對張從事的尊稱。
  • 金門:指朝廷。
  • 報寵章:報告受到寵信的奏章。

翻譯

深夜裏烏鴉啼叫,月亮在走廊上空緩緩移動,青衫已被柏臺的寒霜透徹。三年來,你在官場中清廉而生活艱苦,美好的名聲因此顯著,公正廉潔的品德讓你功績卓著。如同北海中的鵾鵬在秋天擊打波浪,又如丹山上的鳳凰在清晨陽光下鳴叫。如果河陽有人問起賢能的張從事,他正在朝廷中報告自己受到寵信的喜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清廉官員的形象,通過深夜烏啼、月轉廊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莊嚴的氛圍。詩中「青衫寒透柏臺霜」一句,既表現了官員的清苦生活,又暗喻其清廉如霜。後文以鵾鵬擊浪、鳳鳥鳴陽作比,讚美了官員的遠大抱負和光明正大的品質。結尾處提及「報寵章」,則表達了官員受到朝廷寵信的榮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士人的理想與追求。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