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儆裏言

仲尼知命,伯玉知非。 出命入非,君子見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尼:孔子的字。
  • 知命:指孔子知曉命運規律。(知,zhī,明白、瞭解;命,mìng,命運)
  • 伯玉:蘧(qú)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的大夫。
  • 知非:蘧瑗不斷反省自己,能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非,fēi,過錯)
  • :細微的變化,這裏指事物的苗頭或預兆。

翻譯

孔子明白命運的規律,蘧瑗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過錯。走出命中註定的安排,避免犯錯,君子能夠洞察到事物的細微變化和發展趨勢。

賞析

這首詩簡潔明瞭,通過列舉孔子知命和伯玉知非的事例,強調了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自我認知和對事物發展的洞察力。詩中的「出命入非」表達了要超越命運的限制,勇於面對和改正自己的錯誤。最後一句「君子見幾」則突出了君子的智慧和敏銳,能夠及時發現事物的先兆,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整首詩富有哲理,啓示人們要不斷反思自己,提高自我修養,以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顧允成

顧允成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季時,號涇凡。顧憲成弟。性耿介,厲名節。萬曆十四年赴殿試,對策中語侵鄭妃,置末第。房寰疏詆海瑞,允成不勝憤,偕同年生抗疏劾之,忤旨坐廢。久之,以薦詔許以教授用,歷官禮部主事。時三王並封,偕同官合疏諫,不報。後以疏劾閣臣張位,謫光州判官,乞假歸,與憲成講學東林,不復出。有《小辨齋偶存》。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