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
武夷之境多神仙,我亦駐此臨風軒。
方池清夜墮碧玉,重簾白日垂洞門。
暗泉涌地紫波動,微雨在藻金魚翻。
倚檻照影清見底,拄杖卓石尋無源。
洗頭玉女去不返,遺此丈八芙蓉盤。
溪船明月泛九曲,出入紫微聽潺湲。
便欲此地覓真隱,何必商山求綺園。
拼音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伏讀秀野劉丈閒居十五詠謹次高韻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繩削是所願望秀野 》 —— [ 宋 ] 朱熹
- 《 擬古八首 》 —— [ 宋 ] 朱熹
- 《 淳熙戊戌七月廿九日早發潭溪西登雲谷取道芹溪友人丘子野留宿因題芹溪小隱以貽之作此以紀其事 》 —— [ 宋 ] 朱熹
- 《 秋夕 》 —— [ 宋 ] 朱熹
- 《 奉同尤延之提舉廬山雜詠十四篇白鹿洞書院 》 —— [ 宋 ] 朱熹
- 《 次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 其九 蘿蔔 》 —— [ 宋 ] 朱熹
- 《 伏讀秀野劉丈閒居十五詠謹次高韻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繩削是所願望秀野 》 —— [ 宋 ] 朱熹
- 《 次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 其二 新笋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