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範別後寄惠佳篇清叟次韻見示格律俱高詠歎不置因亦用韻寫呈二兄聊發一笑
五十行過二,雙鬢颯秋草。
平生素心人,誰與共茲抱。
今年廬山下,得子恨不早。
歲月幸同庚,詩書復同道。
惟應山南北,雲母夜堪搗。
獨生有先期,回崖詎難到。
丹經不我誑,白髮須一掃。
看公鬚眉蒼,杖鉞督征討。
拼音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奉同黃子厚賦白芙蓉呈劉彥集平父 》 —— [ 宋 ] 朱熹
- 《 昨夕不知有雪而晨起四望遠峯皆已變色再用元韻作兩絕句 》 —— [ 宋 ] 朱熹
- 《 寄吳公濟兼簡李伯諫五首 》 —— [ 宋 ] 朱熹
- 《 次亭字韻詩呈秀野丈兼簡王宰三首 》 —— [ 宋 ] 朱熹
- 《 次韻謁忠顯劉公墓下 》 —— [ 宋 ] 朱熹
- 《 觀劉氏山館壁間所畫四時景物各有深趣因爲六言一絕復以其句爲題作五言四詠 其三 》 —— [ 宋 ] 朱熹
- 《 庚申立春前一日 》 —— [ 宋 ] 朱熹
- 《 仁術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