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樑十景詩龜山寺晚鐘

· 米芾
龜峯高聳接雲樓,撞月鐘聲吼鐵牛。 一百八聲俱聽徹,夜行猶自不知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都梁(dū liáng):地名,在今江囌盱眙縣。
  • 龜峰:山峰名,因山形似龜而得名。
  • 雲樓:高聳入雲的樓閣。
  • 撞月:形容鍾聲響亮,似乎能撞擊到月亮。
  • 鉄牛:此処可能是一種比喻,形容鍾的沉重或堅固,也可能是寺中的某種裝飾或象征物。
  • :完,盡。
  • 猶自:仍然,依舊。

繙譯

龜峰高高聳立,直連著那高聳入雲的樓閣,撞擊月亮般響亮的鍾聲,轟鳴聲好似出自鉄牛之口。那一百零八聲鍾響都完全聽遍了,即便在夜間行走時,鍾聲仍然不知疲倦地響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龜山寺晚鍾的情景,意境宏大而深沉。首句“龜峰高聳接雲樓”,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龜峰的高聳雄偉,以及其與雲樓相連的壯觀景象,爲下文的鍾聲描寫鋪墊了宏偉的背景。“撞月鍾聲吼鉄牛”一句,用極其誇張的手法,寫出了鍾聲的響亮,富有動態感和力量感。“一百八聲俱聽徹”,強調了鍾聲的數量和完整性,讓人感受到鍾聲的連緜不斷。末句“夜行猶自不知休”,則進一步突出了鍾聲的持久和不停歇,給人一種餘音繞梁的感覺。整首詩通過對龜山寺晚鍾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悠遠、深沉的氛圍,讓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震撼人心的鍾聲。

米芾

米芾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後徙襄陽,又徙丹徒。字元章,號鹿門居士、海嶽外史,世稱米襄陽。以恩補浛光尉,歷知雍丘縣、漣水軍,以太常博士知無爲軍。徽宗時召爲書畫學博士,擢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舉止怪異,有潔癖。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法得王獻之筆意,尤工行草。畫山水人物多以水墨點染,自名一家。有《寶晉英光集》、《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 ► 3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