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居:平常居處。
- 釋氏書:佛家的書籍。
- 塵累:世俗事務的牽累。
- 晏如:安然自如的樣子。
翻譯
一直安閒地居住也沒有什麼事做,姑且翻開佛家的書籍來看看。暫時放下世俗事務的牽累,超然地與道相伴隨。門掩着一片幽靜的竹林,鳥兒在山雨停歇後鳴叫。明瞭這種無爲的法門,身心都同樣安然自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朱熹在久雨之時於齋中誦讀佛家書籍的情景和心境。他通過閱讀釋家之書,尋求一種超脫塵世牽累的境界,在清幽的環境中,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自在。詩中「門掩竹林幽,禽鳴山雨餘」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富有生機的氛圍,而最後表達出對無爲法的了悟以及身心的安然狀態,體現出作者對精神追求和內心平靜的嚮往與享受。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