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

· 李新
陰風颳天雲自幕,窮山十月愁搖落。歸來囊有惜空虛,石田擬與誰耕鑿。 我生正坐儒冠誤,終年凍餓如癯鶴。嗚呼一歌兮歌已悲,山鬼爲我相追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風:陰冷的風。
  • 幕:像幕布一樣。這裏指烏雲如幕布般遮蔽天空。
  • 石田:多石而難以耕種的田。
  • 儒冠誤:意思是受讀書求仕觀念的耽誤。儒冠,代指讀書人。
  • 癯(qú)鶴:瘦鶴。形容人或物消瘦。

翻譯

陰冷的風颳過天空,烏雲好似幕布沉沉遮蔽,偏僻的山裏十月一片蕭瑟,令人生愁。歸來後口袋裏空空如也,一片貧瘠的石田又打算和誰一起去耕種開墾呢。我這一生正是因爲讀書求仕的想法而深受其害,一整年都受凍捱餓,身形像瘦鶴一樣。啊,唱這第一支歌啊歌聲已經滿是悲傷,山中的鬼魅都似乎在爲我啼哭,追逐着我的悲聲。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描繪了一幅陰冷、蕭瑟的秋冬山居圖,「陰風颳天雲自幕,窮山十月愁搖落」營造出壓抑、淒涼的氛圍,也爲全詩奠定了悲傷的基調。詩人接着訴說自己歸來後囊中空空、難以生存的困境,「石田擬與誰耕鑿」體現出生活的無奈與無助。 「我生正坐儒冠誤,終年凍餓如癯鶴」則直抒胸臆,表達對自己因讀書求仕而陷入困苦的憤懣與感慨。最後一句「嗚呼一歌兮歌已悲,山鬼爲我相追啼」,詩人誇張地描寫連山鬼都爲自己的悲苦所觸動,用環境襯托的手法極大地渲染出哀傷之至的情緒,給人以十分強烈的情感衝擊,讓人深切感受到詩人在困境中的淒涼心境與悲憤無奈。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應。哲宗元祐五年進士。劉涇嘗薦於蘇軾。累官承議郎、南鄭丞。元符末上書奪官,謫遂州。徽宗大觀三年赦還。有《跨鰲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