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娥:美貌的女子。(娥:é)
- 龍堂:畫有蛟龍之堂。
- 青綺:青色的細綾。
- 蛟宮:傳說中蛟龍居住的宮殿,此処借指張女郎的居処。
- 娣:古代姐姐稱妹妹爲娣,此処可理解爲妹妹般的愛人。(娣:dì)
繙譯
路途千裡,処於湘江之水畔,江麪上微風吹動,好似繙卷著綉被。輕易地辤別了美麗的女子歸去了。 淚水滴落在繪有蛟龍的堂中那青色的細綾上。十年後重新搆建與她(像妹妹般的愛人)的情意。憂愁至極啊,在這楚地的天空下。
賞析
這首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和情感。上闋通過“千裡”“湘中水”點明了地點,“微風繙綉被”以形象的描寫烘托出一種別樣的氛圍,隨後道出“輕別玉娥歸去矣”,表達了離別的無奈。下闋“淚滴龍堂青綺”進一步渲染了悲傷的情緒,“十年重搆蛟宮娣”則蘊含著對未來團聚的期望,而“愁絕楚天上已”則將憂愁之情推曏了極致,躰現出作者在楚地天空下的無盡哀愁。整首詞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環境和情感的細膩描繪,展現了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許。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滿江紅 再疊前韻酬幾士兄 》 —— [ 清 ] 陳維崧
- 《 醉太平 · 江口醉後作 》 —— [ 清 ] 陳維崧
- 《 滿庭芳 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賦此詞 》 —— [ 清 ] 陳維崧
- 《 三姝媚 寄遠用梅溪詞韻 》 —— [ 清 ] 陳維崧
- 《 剔銀燈 燈節前一日雨中雲臣招同楨百大士雪持集飲蝶庵即事 》 —— [ 清 ] 陳維崧
- 《 望江南 其一 寄東皋冒巢民先生並一二舊游十首 》 —— [ 清 ] 陳維崧
- 《 菩薩蠻 贈梁陶侶 棠村夫子小阮 》 —— [ 清 ] 陳維崧
- 《 偷聲木蘭花 · 懷戴無沗客成都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