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三日送孫小渠歸廬州
憶昔十載前,同立程門雪。
楊柳揖春風,梧桐映秋月。
一歲旅燕城,多荷君提挈。
悠悠各言歸,苒苒度時節。
去歲忽相逢,感舊情何切。
悽清海國秋,關山勞跋涉。
高談徹三宵,銘德有心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程門雪: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程」指宋代理學家程頤。(「頤」讀音爲「yí」)
- 揖(yī):作揖,這裏指楊柳在春風中搖曳,好似作揖。
- 映:映照。
- 旅:寄居他鄉。
- 荷(hè):承蒙,承受。
- 提挈(qiè):扶持,幫助。
- 苒苒(rǎn rǎn):形容時間漸漸過去。
- 海國:近海地域。
翻譯
回憶往昔十年前,我們一同在程門立雪求學。楊柳在春風中搖曳似作揖,梧桐映照着秋日的月光。 一年裏我在燕城寄居,多承蒙您的扶持幫助。悠悠然各自言說歸家,時光緩緩流逝。 去年忽然相逢,對舊日情誼感觸是何等深切。清冷的海邊秋天,翻越關山辛苦跋涉。 高談闊論持續了三個通宵,銘記恩德有心立碑碣。
賞析
這首詩以回憶開篇,描繪了詩人與孫小渠十年前一同求學的情景,以及後來在燕城受到對方幫助的過往,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詩中通過楊柳、梧桐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增添了詩意和美感。接着敘述了去年的重逢,強調了那份深切的舊情。最後提到在清冷的秋天,長途跋涉重逢後徹夜長談,表達了對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想要銘記這份情誼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潔,情感真摯,將友情的珍貴和時光的流轉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