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繭雪和歸田園居六首
慈親蒼色健,庭萱亦已娛。
非無華屋者,旦暮倏而墟。
數椽亦長物,城北營蝸居。
蓏蔬四三畦,榆柳一二株。
北窗聊寄傲,自謂羲皇如。
生死蝗蠹間,文史三冬餘。
隱几夢周孔,寧知瓶粟虛。
今人不如古,古似今人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萱(xuān):萱草,古人認爲可以使人忘憂的一種草,這裏代指母親。
- 倏(shū):極快地,忽然。
- 墟:這裏指成爲廢墟。
- 長物:多餘的東西。
- 蓏(luǒ):草本植物的果實。
翻譯
母親健康面色好,庭院中的萱草也使人快樂。並非沒有華麗的屋舍,但朝夕之間就可能化爲廢墟。幾間簡陋的房屋也算多餘之物,在城北營造了這如蝸牛殼般的居所。種了三四畦蔬果,還有一兩株榆樹柳樹。在北窗下姑且寄託傲世之情,自認爲如同伏羲氏時代的人一般自在。在生死和蟲災之間,研讀文史度過了三個冬天。伏在几案上夢到周公、孔子,哪裏知道米缸中的糧食已經空虛。如今的人比不上古人,而古人的風範在如今的人當中似乎也找不到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和對古今之人的思考。詩的開頭通過描述母親的健康和庭院的萱草,表現出一種家庭的溫馨。接着,詩人表達了對浮華物質的看法,認爲華麗的屋舍可能瞬間化爲廢墟,體現了他對世事無常的認知。他選擇在城北建一個簡單的居所,種植蔬果樹木,追求一種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在北窗下寄託自己的傲世之情,嚮往着伏羲氏時代的自在生活,同時也沉浸在文史的研讀中,儘管生活可能有些清苦,但他依然堅守着自己的精神追求。最後,詩人發出了對古今之人的感慨,認爲今不如古,古人的風範在今人中難以尋覓。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