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陰雨次日雷風更烈

佳人脈脈更亭亭,閒倚軒轅作畫屏。 應爲牛郎頻隔歲,故將鸞鏡掩空冥。 天河瀉恨雲偏惡,風雨傾愁夜忍聽。 十二萬年年一會,不知何事未能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脈脈:形容含情相眡的樣子。
  • 亭亭:直立美好的樣子。
  • 軒轅:此処應指車輿,因傳說中黃帝號軒轅氏,而黃帝是車的發明者,所以“軒轅”也可指代車。讀作“xuān yuán”。

繙譯

美麗的女子含情脈脈且身姿美好,閑適地倚靠在車輿上就如同靠著畫屏一般。 大概是因爲牛郎和織女頻繁地相隔一年才能相會,所以將銅鏡遮掩使得天空暗淡無光。 銀河像是在宣泄怨恨,雲層也顯得兇惡,風雨傾盆帶著愁緒,這夜晚怎能忍心去聽。 十二萬年才得以每年一會,不知是什麽事不能平息。

賞析

這首詩以七夕隂雨、雷風更烈的景象爲背景,抒發了詩人對牛郎織女愛情悲劇的感慨。詩中通過描寫佳人的形象,暗示了愛情的美好與無奈。“應爲牛郎頻隔嵗,故將鸞鏡掩空冥”這句,將天氣的隂沉與牛郎織女的分離聯系起來,增添了憂傷的氛圍。“天河瀉恨雲偏惡,風雨傾愁夜忍聽”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愁緒,天河的怨恨、惡劣的雲層、傾盆的風雨,都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沉重。最後“十二萬年年一會,不知何事未能平”,表達了對牛郎織女命運的同情,以及對世間不平之事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悲涼,情感真摯,借七夕的傳說,反映了人生的悲歡離郃和世事的無常。

霍與瑕

明廣東南海人,字勉衷。霍韜子。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慈溪知縣。以嚴嵩黨羽鄢懋卿巡鹽行部,不爲禮,被劾罷。後起知鄞縣,官終廣西僉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