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羅外父西塘翁

年高德邵兩兼隆,眼小江山幾萬重。 純粹德容猶羨玉,直端心地比良弓。 一朝魂赴渺冥地,舉世人嗟矍鑠翁。 泣血數聲天外遠,不知何處覓行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年高德邵:年紀大而德行好。
  • 兩兼隆:兩方面都很好。
  • 眼小:這裏指眼光獨到,見識深遠。
  • 江山幾萬重:形容視野開闊,見識廣博。
  • 純粹德容:純潔的品德和美好的容貌。
  • 羨玉:比喻美好的品質。
  • 直端心地:心地正直。
  • 良弓:比喻正直無邪。
  • 一朝魂赴渺冥地:一旦靈魂離開人世,去往幽冥之地。
  • 舉世人嗟矍鑠翁:全世界的人都爲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嘆息。
  • 泣血:形容極度悲痛。
  • 天外遠:形容極遠的地方。

翻譯

這位長者年紀雖高,但德行卓越,他的眼光雖小,卻能洞察萬重江山。他的品德純潔如玉,心地正直如良弓。一旦他的靈魂離開人世,去往幽冥之地,全世界的人都會爲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嘆息。我泣血悲呼,聲音傳至天外,卻不知在哪裏能尋到他的蹤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一位年高德邵的長者的深切哀悼和無盡懷念。詩中,「年高德邵」和「眼小江山」形成對比,突出了長者雖老但智慧深邃的形象。後文通過「純粹德容」和「直端心地」進一步讚美其品德高尚。末句的「泣血數聲天外遠」則抒發了詩人對長者逝去的深切悲痛和對其不可尋覓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長者一生的高度評價和深切緬懷。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