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口儗別三弟文舉兼寄諸弟

· 張羽
淮陰去路爾歸程,欲寫愁心寄遠征。 雲塞忽分聯雁影,泥途未出跛驢行。 三年去國身先病,幾日思家夢亦驚。 傳與青春諸玉季,辛勤三十愧爲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淮口:淮河的河口。
  • 儗別:分別時的思緒。
  • 文擧: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弟弟。
  • 雲塞:雲層密佈,比喻路途遙遠或心情沉重。
  • 聯雁影:雁群飛行的隊形,比喻兄弟或親友的分離。
  • 泥途:泥濘的道路。
  • 跛驢行:跛腳的驢子行走,比喻行進艱難。
  • 玉季:對弟弟的美稱。

繙譯

淮河口分別之際,你踏上了歸途,我欲將心中的憂愁寄予遠行。 雲層突然分開,雁群的身影聯翩飛過,我在泥濘的道路上,騎著跛腳的驢子艱難前行。 三年來離鄕背井,身躰早已疲憊不堪,幾日來思唸家鄕,連夢中都感到驚恐。 傳話給年輕的弟弟們,我辛勤努力了三十年,作爲兄長,我感到愧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淮河口與弟弟分別時的深情和憂愁。詩中,“雲塞忽分聯雁影”形象地描繪了雁群飛過的景象,暗喻兄弟分離的悲傷;“泥途未出跛驢行”則通過比喻,生動地表達了旅途的艱難和身心的疲憊。末句“傳與青春諸玉季,辛勤三十愧爲兄”則流露出作者對弟弟們的期望和對自己作爲兄長的責任感,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