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訪叔平丈二首

耆舊尋龐德,西疇扣綠扉。 開樽燕子到,點筆杏花飛。 獨鶴尋魚穴,孤鬆掛薜衣。 從遊多鹿豕,久矣故人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 龐德:指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這裡借指隱居的長者。
  • 西疇:西邊的田野。
  • 釦綠扉:敲綠色的門扉,指拜訪。
  • 開樽:打開酒器,準備飲酒。
  • 點筆:用筆輕輕點染,指作畫或寫詩。
  • 杏花飛:杏花飄落,形容春天的景象。
  • 獨鶴:孤獨的鶴。
  • 魚穴:魚居住的地方,這裡可能指鶴的棲息地。
  • 孤松:孤獨的松樹。
  • 薜衣:用薜荔制成的衣服,薜荔是一種植物,這裡形容隱士的簡樸生活。
  • 從遊:隨同遊玩。
  • 鹿豕:鹿和豬,比喻山野間的動物。
  • 故人希:故人稀少,指朋友不多。

繙譯

我尋訪年高望重的長者,來到西邊的田野敲響綠色的門扉。 打開酒器準備飲酒,燕子飛來,杏花飄落,我用筆輕輕點染這春景。 孤獨的鶴尋找著魚居住的地方,孤獨的松樹上掛著用薜荔制成的衣服。 隨同遊玩的多是山野間的動物,故人已經非常稀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山林的圖景,通過尋訪長者、飲酒賞花、觀察自然等細節,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故人稀少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自然意象和隱喻手法,如“獨鶴”、“孤松”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廻歸自然的情懷。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