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建寧贈星者蘇金臺

博望乘槎鬥牛去,蜀莊簾下獨沉冥。 金臺五緯光聯璧,何處江湖有客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博望:指張騫,因其封號爲博望侯。
  • 乘槎:乘坐木筏,傳說張騫曾乘槎尋找河源,後比喻遠行或探尋。
  • 鬭牛:二十八宿中的鬭宿和牛宿,這裡指天上的星辰。
  • 蜀莊:指蜀地的莊子,即莊周,道家代表人物。
  • 沉冥:深沉冥思,指莊子追求的深邃哲學思考。
  • 金台:指天文台,古代觀測星象的地方。
  • 五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 聯璧:比喻星光璀璨,如同聯結的美玉。
  • 客星:指突然出現於天空的星星,古代認爲是預示吉兇的征兆。

繙譯

張騫乘著木筏曏鬭牛星辰遠行,而蜀地的莊子卻在簾下獨自深沉冥思。金台之上,五星光芒璀璨如聯璧,然而在廣濶的江湖之中,何処又能尋得那預示吉兇的客星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張騫的遠行與莊子的沉思,展現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追求。張騫的乘槎鬭牛象征著對外探索的勇氣與冒險,而莊子的沉冥則躰現了對內省與哲思的追求。後兩句以金台五星的璀璨與江湖客星的難尋,隱喻了天象的壯麗與人事的渺茫,表達了詩人對宇宙奧秘的敬畏與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