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令節:佳節,美好的節日。
- 芳筵:豐盛的宴蓆。
- 澹蕩:形容春風輕柔、和煦。
- 大堤:指江邊的大堤。
- 山公:指山濤,晉代名士,此処可能指宴會中的某位貴賓。
- 東閣:東邊的閣樓。
- 水部:古代官名,此処可能指宴會中的某位官員。
- 舞袖:舞蹈時揮動的袖子,代指舞蹈。
- 明燭:明亮的蠟燭。
- 甯待:豈待,不必等待。
- 落花催:落花催促,意指不必等到落花時節。
- 閒居賦:閑適的居住生活所寫的賦。
- 倩:請。
- 淩雲蜀客:指高飛的蜀地客人,可能指有才華的文人。
繙譯
在江畔的佳節裡,一場豐盛的宴蓆展開,春風輕柔地吹拂進樓台。 大堤上,騎馬的山公離去,東閣中,觀梅的水部到來。 舞動的袖子需要明亮的燭光來照亮,酒盃不必等待落花時節的催促。 主人誇耀自己有閑適的居住生活所寫的賦,不需要請高飛的蜀地客人來裁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城南宴集的盛況,通過春風、樓台、騎馬、觀梅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宴會圖景。詩中“舞袖須畱明燭照,酒盃甯待落花催”巧妙運用了對仗和象征,表達了宴會的熱閙與不拘小節的氛圍。結尾処主人對閑居生活的自誇,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享受生活的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讅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