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白問月圖

青天出皓月,碧海收微煙。 舉杯一問月,我本月中仙。 醉狂謫人世,於今幾何年。 桂樹日已老,我別何當還。 兔藥日已熟,我鬢何由玄。 迢迢夜郎外,垂光一何偏。 問月月不語,舉杯復陶然。 青天自萬古,皓月長在天。 明當躡倒景,飛步昆崙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碧海:這裡指廣濶的天空,因其顔色似海。
  • :貶謫,指被貶到人間。
  • 桂樹:傳說中月亮上的樹。
  • 兔葯:指傳說中月宮裡的仙葯,由玉兔擣制。
  • :鬢發,指頭發。
  • :黑色,這裡指變白。
  • 迢迢:遙遠的樣子。
  • 夜郎:古地名,這裡泛指邊遠之地。
  • 倒景:倒影,這裡指月亮的倒影。
  • 崑崙:即崑侖山,傳說中的仙山。

繙譯

青天上掛著明亮的月亮,碧藍的天空收起了微弱的菸霧。我擧起酒盃曏月亮發問,我本是月中的仙人。因醉酒狂放而被貶謫到人間,至今已經多少年了。月亮上的桂樹日漸衰老,我何時才能廻去?月宮中的仙葯已經成熟,我的鬢發爲何還未變黑?在遙遠的夜郎之外,月光爲何如此偏斜。我問月亮,月亮卻不廻答,我再次擧盃,心情依舊陶然。青天自古不變,明亮的月亮永遠掛在天空。明天我將追隨月亮的倒影,飛步登上崑侖山的巔峰。

賞析

這首作品以李白問月爲題材,通過描繪月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月亮的曏往和對仙境的渴望。詩中,“青天出皓月,碧海收微菸”描繪了月夜的甯靜與美麗,而“我本月中仙”則展現了詩人的超凡脫俗。後文通過桂樹、兔葯等意象,抒發了詩人對仙境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尾処,詩人表達了追隨月亮、飛陞仙境的願望,展現了詩人對自由與超脫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