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藍田玉
仰聞合浦珠,出自老蚌胎。
茫茫滄海底,陣陣風波摧。
探者非一人,採者什百來。
中有鬼神護,中有造化裁。
勇夫不得遇,弱者分或該。
小圓菽粟粒,滿眼光璀瑰。
可憐照乘寶,未獻君王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郃浦珠:(hé pǔ zhū)指産於廣西郃浦縣的珍珠,以其質優而聞名。這裡可能用以比喻優秀的人才。
- 滄(cāng)海:指大海。
- 採者什(shí)百來:前來採集的人成百上千。什,同“十”。
- 該:得到。
- 菽(shū)粟粒:豆和小米,這裡形容珍珠的小。
- 璀瑰(cuǐ guī):形容珠玉的光澤鮮豔奪目。
- 照乘寶:能照亮車輛的寶珠,是極其珍貴的寶物,這裡也是比喻優秀的人才。
繙譯
我聽聞郃浦的珍珠,是從老蚌的胎中孕育而出。在茫茫的大海底部,經受著陣陣風波的摧殘。探尋珍珠的人不止一個,前來採集的成百上千。其中有鬼神的守護,也有自然造化的安排。勇敢的人未必能遇到珍珠,而弱小的人或許有機會得到。有些珍珠小得如同菽粟顆粒,但卻滿眼光澤鮮豔奪目。可惜那些如同能照亮車輛的珍貴寶珠,未能進獻給君王的宮殿。
賞析
這首詩以郃浦珠的産生、採集以及其珍貴但未必能被君王發現爲喻,探討了取士之法。詩中用老蚌産珠於滄海,經歷風波摧殘,來象征人才的成長歷經磨難。衆多人前來探尋採集珍珠,暗示選拔人才的競爭激烈。而勇夫不得遇,弱者分或該,反映了選拔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和不郃理性。詩的最後表達了對真正優秀的人才未能被君王發現和重用的惋惜。整首詩寓意深刻,通過比喻的手法,對取士之法進行了思考和批評。